當前位置:首頁 > 讀書筆記 > 手機訪問:m.u522.com
來源:www.aid-ent.com時間:2016-09-09
《長征故事》讀后感600字
讀完這厚厚的一本《長征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寫過的那首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前山只等閑……”發生在70多年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一件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是一部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
這本書主要講述紅軍戰士之間的戰友之情,書中也有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故事,但講的是他們關心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的感人經歷。還講述了一些并不為人所知甚至是一些無名無姓的小人物的感人故事。如女紅軍戰士張尚文為了不暴露自已十多位戰友,她毅然犧牲了自已的孩子。雖然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革命到底的決心永遠不會動搖。再如……
從毛主席把自己的食物讓給一些傷病員,而自己卻餓著肚子中我感到自己很慚愧。我是一個獨生子女,家里人都圍著我轉。我從來不懂得和別人分享,一看到別人拿我的東西,我就會大叫,現在想起來,我是多么的自私!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跡,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去改正我那自私的壞毛病,去學習。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色長征,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里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二十世紀,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梁。紅軍的事跡將不斷地激勵著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向上,長大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長征故事》讀后感600字
暑期我讀了《紅軍長征故事》,其中有一則小故事讓我特別感動。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在紅軍長征途過草地中,有三位小同志生病落隊了,只有一位老班長留下來照料他們。不久他們的糧食吃完了,老班長就用縫衣針燒彎了做成魚鉤為小同志們釣魚,然后煮成鮮美的魚湯給他們吃。因為釣到的魚很少,老班長自己卻每天吃草根樹皮。三位小同志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可是老班長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最終在快要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我為紅軍戰士這種高尚的品德所感動!他們是多么團結,互助,無私啊!老班長寧愿自己餓死,也要讓三個小同志喝著魚湯走出大草地。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卻把死的命運留給自己。連死都不怕的紅軍戰士們還會怕什么呢!
想想我們現在生活在幸福的和平時代,我們從小豐衣足食。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家里就我們一個寶貝。有時家里有了自己喜歡吃的好東西,恨不得一口吃完,連爸爸媽媽都吃不上一口。平時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最好我提出的要求爸爸媽媽都能滿足。在學校里同學有了困難愛理不理,甚至還會嘲笑別人-------想起這些我頓時羞紅了臉,真感到慚愧啊!
毛主席曾經說過“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時多么大的氣魄啊!那么我們新一代的少年應該怎樣學習紅軍精神呢?我覺得是: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團結互助,無私奉獻。我從現在起要牢記這十六個字,刻苦學習,努力鉆研,互幫互助,長大了做一的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長征故事》讀后感600字
如果你沒有堅強的意志,請讀一讀《紅軍長征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團結的力量,請讀一讀《紅軍長征的故事》;如果你需要重溫紅色經典,請讀一讀《紅軍長征的故事》……
頑強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具備的。而是需要經過持久的刻苦磨煉,才能逐步形成。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好:勇敢產生在斗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
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都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我們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我們的祖國與那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許多國家對我們國家虎視眈眈,想把我們擠兌下去,害怕我們的強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獨立。在他們進行這種丑惡行經的同時,我們更要勇敢面對。以極大的信心和毅力來面對挑戰。
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血肉一般不可分割。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同時,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用長征精神充實自己。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強國防,提高國家的實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顯示中國的世界地位,讓世界人看看中國的強大,不讓外敵有機可乘。(優文網 www.aid-ent.com)
今天,我們從紅軍長征中收獲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那么,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于祖國建設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國家將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讓我們攜起手來,用長征這筆精神的財富,去創造嶄新的歷史,書寫未來更動人的篇章!
《長征故事》讀后感600字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色長征,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里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二十世紀,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
紅軍長征歷盡千山萬水,通過人類難以生存的雪山、草地。1935年8月,右路紅軍踏上了生死難測的茫茫草地,度過了長征途中最艱苦的歲月,走過敵人認為不敢走的路,及時趕到班佑、巴西地區并率先北上。由于張國燾堅持南下,于同年9月,率紅四方面軍再次通過渺無人煙的草地,重過草地比第一次情況更加惡劣,是一次無謂的犧牲。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成功地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后,為了早日擺脫國民黨的圍捕堵截,迅速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他們只好選擇一條人煙稀少,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路線——爬雪山,過草地。
過了雪山草地后,1936年10月,紅軍三支隊伍終于在陜北勝利會師。黨中央領導核心得以勝利轉移到延安,紅軍主力也迅速轉移到民族解放戰線的最前沿,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英雄足跡攜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是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豪邁記憶;他那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那戰勝一切困難的氣概,始終激勵著全體中國人民朝著輝煌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飄揚在地球上的飄帶,成為人類堅強無畏的象征。
優文網歡迎您轉載分享:http://www.aid-ent.com/zw/98012.html
上一篇:《德勝員工守則》讀后感1000字